1.如果冠军在自己的联赛中没获的资格,怎么办
2.抽签彩排是怎么回事?抽签还能彩排?
3.大巴黎法国普拉蒂尼什么关系
4.普拉蒂尼当选欧足联后会有什么新举措?
如果冠军在自己的联赛中没获的资格,怎么办
能!
去年欧足联执委会宣布他们已决定将修改冠军联赛规则,以后卫冕冠军都能自动在资格赛中拥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每个国家允许参加冠军联赛的俱乐部个数仍会按照联赛的系数来确定。这个规定是这样来得--
上赛季利物浦未能进入英超最后前四名,因此按照欧足联以前的规则,他们将不能参加下赛季的联赛,即使他们在冠军杯总决赛中点球击败了AC米兰获得冠军。但现在他们将能参加7月开始的资格赛。
不过,欧足联此次对利物浦网开一面仍是作为一种例外处理。欧足联执委会今天宣布:利物浦将成参加第一轮资格赛。资格赛将在7月12/13日和19/20日举行,而抽签仪式定在6月24日。抽签时利物浦不享有同一国家俱乐部相关的保护规则,同时,将被作为英格兰成绩最差的俱乐部进行抽签。
利物浦在参加决赛前,这个问题就已经被人们提及。不过直到半场时,他们以0:3落后,欧足联仍无须担心,但下半场风云突变,利物浦绝地翻盘成功,6分钟内连进3球,并在点球决战中战胜了米兰。这个尖锐的问题:冠军能否卫冕,就提上了欧足联的议事日程,让欧足联大为头痛。
英足总之前已明确表示不会仿效西班牙的先例,以牺牲英超第四名埃弗顿参赛的资格来成全利物浦。而2000年时马德里夺得冠军杯,那年他们联赛仅获得第五名,西班牙足协把第四名萨拉戈萨的名额让给了马德里。
抽签彩排是怎么回事?抽签还能彩排?
彩排当然是嘉宾抽的,彩排是为了让大家熟悉流程。
根据惯例,每次抽签之前,欧足联会提前进行一次彩排,让嘉宾们熟悉流程。每一次,欧足联都会公布彩排抽签的结果。近年来还从未出现过正式抽签结果与彩排结果一模一样的情况。
只不过今年与彩排结果完全一致了。
大巴黎法国普拉蒂尼什么关系
大巴黎法国和普拉蒂尼的关系是指大巴黎法国足球俱乐部曾是法国前国家队队长、欧洲足球协会米歇尔·普拉蒂尼在足球界担任的职务。在普拉蒂尼担任欧足联期间,大巴黎法国曾多次参加欧洲冠军联赛和欧洲联赛,成为法国足球的一支重要代表队伍之一。不过,在普拉蒂尼因一系列贪腐指控被禁止从事足球活动后,大巴黎法国与其关系逐渐疏远。
普拉蒂尼当选欧足联后会有什么新举措?
我们不必追究哪27个欧足联成员协会将选票投给了普拉蒂尼,也不必深究到底是哪两个国家投了弃权票。但有一点无庸置疑,随着普拉蒂尼的当选,欧洲足坛将变天,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不可避免。可以预见,这场改革的受益方将是大多数欧洲非主流足球国家,而以英格兰、西班牙、德国和意大利为首的足球传统强国,前景不容乐观。
顶级联赛,参赛最多3支?
在普拉蒂尼当选后,让我们先看看他的三条施政纲领:第一,要求在欧盟的法规中增加有关体育范畴的保护性条款;第二,将英格兰、西班牙这样的顶级联赛的冠军联赛参赛队从4个削减至3个;第三,在任期内,进行一些可行性改革。形成鲜明对比是,在约翰松的三条施政纲领中,有一条与普拉蒂尼站在绝对的对立面,那就是继续维持联赛现有地位和身份,也就是保持顶级联赛的参赛队数量,让这项赛事更加紧张激烈。
“意大利、英格兰、德国和西班牙,在冠军联赛的参赛队中,这4个国家的参赛队应该是3支,而不应为现有的4支(德国和法国目前均为3支)。因为,参赛数量的增多,一方面让这项赛事的财政过度向他们倾斜;另一方面,则是对其他参赛国家不公平,制约了联赛发展和经济来源。”2006年下半年,普拉蒂尼在出访英国期间说出了这番话,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很快,这番言论中所涉及的足球大国不约而同的倒向约翰松。
欧洲冠军联赛是约翰松在任期间的最大功绩,这项赛事因约翰松享誉世界。就在竞选当天,欧足联刚刚宣布了下赛季的联赛预计财政投入20亿欧元,盈利拟2亿。不过,即便是普拉蒂尼期待缩减顶级联赛参赛球队,那也要等到2009年。对英格兰、意大利和西班牙这样的足球强国来说,他们还有三年的时间为自己争取参赛队数量。确切的说,是更多的利益。
显然,普拉蒂尼意识到那番言论对自己的不利不利,很快开始游走东欧各国,以及欧洲其他足球二流国家。很明显,为他们“谋”是普拉蒂尼在参选期间永恒的且坚持的话题,也是他最终当选的重要砝码。25日,也就是欧足联大会第一天,由苏格兰提出、普拉蒂尼推崇的将欧锦赛决赛阶段16支参赛队扩编为24支的提议,得到了42个成员(除黑山和直布罗陀外,目前会员协会总数为52个)的响应。从这点也能看出,普拉蒂尼的“天下平等”、“造福大众”的方针取得初步胜利,迫使欧足联答应研究提议的可行性。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约翰松的支持者贝肯鲍尔当即表态:“与其要扩编到24支决赛队,还不如让52支球队全部参赛!”
可见,从联赛到欧锦赛,普拉蒂尼谋求在这两项欧洲最重要的赛事上动手术刀,注定会触及足球强国的底线,更会让这些成员协会与欧足联的矛盾越积越深。
牵手布拉特,欧洲变为实验田?
无庸置疑,普拉蒂尼的当选,与国际足联布拉特的幕后支持密不可分。在这次欧足联选举中,共有4位关键人物,分别是:候选者约翰松和普拉蒂尼,以及他们的支持者贝肯鲍尔和布拉特。
众所周知,布拉特当年以118比80票,领先38票的优势击败约翰松当选国际足联,并多次借机让约翰松难堪,甚至是变相讥讽。那次国际足联竞选,加大并延续了两人之间的隔阂。原本,饱受前列腺癌困扰的约翰松寄望贝肯鲍尔成为继任者,然而,因世界杯的原因,贝皇期待能在国际足联有更大作为,放弃参选,继而转为竞选国际足联执委。由此,2006年7月11日,病愈的约翰松公开表示将再次参选。在选举的两天前,约翰松的支持者声称已经囊括了52张选票中的36票,连任在望。然而,普拉蒂尼很快作出回应,也再次搬来了推手布拉特,国际足联的一番话让这次本已略显明朗的选举结果产生变化,表面看是引起了约翰松的不满,内涵则是间接诱变了最终结果。
曾经,国际足联布拉特的多项改革措施受到的很大阻挠来自欧足联。很多次,布拉特的改革措施让人难以理解,即便是一些从情理上说的通的改革方式在欧洲也不会得到认可,约翰松则是反对派中的关键一员。如今,普拉蒂尼的当选,无形中帮助“盟友”布拉特扫清了障碍。
77岁的约翰松卸任,51岁的普拉蒂尼继任。如果从年龄看,年龄稍小的普拉蒂尼或许显得更有活力。究其本质,年长的约翰松或许才是让德国、英格兰等强国期待的人选。因为,从施政纲领和竞选言论中辨别,更有活力的是约翰松,而普拉蒂尼只代表了严肃和“平均主义”,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欧洲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