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琳和刘国正是汕头林百欣中学的学生?
2.孙颖莎对马琳的评价
3.汕头电视塔的设计先河
马琳和刘国正是汕头林百欣中学的学生?
不是。就挂名的插班生。读过一两节课。然后百欣就自称是自己学校的学生。
当然名义上是没错的。 读过一天也算读过。
其实你可以这么理解,克林顿来某个餐厅借个厕所,然后某餐厅就和他合照说经常来我们餐厅吃饭。 就这个意思。
孙颖莎对马琳的评价
孙颖莎评价马琳说:“我觉得马指导是一个非常细心、非常认真的人,不论是赛前还是赛后,他都会对我们的状态、情绪、伤病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关心。在比赛的时候,他也会对我们进行技术上的指导,让我们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马琳是中国乒乓球队的功勋教练,曾带出过刘诗雯、陈梦等多位世界冠军。在东京奥运周期,马琳接任中国女队主教练,带领陈梦等年轻队员征战。马琳,1980年2月19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现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女队主教练。
1986年进入沈阳市沈河区体校,1990年进辽宁省体校。1993年,马琳进入广东汕头市乒乓球学校。1994年,在广东省运会上,马琳一口气为汕头队拿下乒乓球单打、双打和团体3枚金牌。后来马琳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就夺得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男单冠军。
在那场比赛中,他被蔡振华教练相中,开始了他的国家队生涯。1998年,马琳先后夺得亚锦赛男双、男团冠军,以及马来西亚、黎巴嫩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9年世乒赛,马琳连克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等世界名将,勇夺男子单打亚军,混双冠军。2000年世界杯冠军。2001年勇夺世乒赛男团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男单男双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双打冠军(与陈玘)。2006年法国巴黎世界杯单打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团冠军、男单冠军。2013年巴黎世乒赛,在男子单打比赛中马琳不敌日本选手松平健太,止步第二轮。
马琳早年经历:
1980年2月19日,马琳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他的父亲马辉在玻璃仪器厂上班,母亲夏敬茹则在纺织厂工作。1986年,沈河区业余体校挑选乒乓球苗子,马琳入选,由此开始了上午上课下午练球的生活。小学就读于全国第一所乒乓球重点学校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顺通小学。1990年,马琳进入辽宁省体校。
在马琳入选中国队两年后,他的父母相继下岗。为了不影响马琳在中国队的训练,夫妻俩决定暂时对他保密。马琳在市区里开了一家小饭馆,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
1992年,汕头一位民营企业家出资赞助组建汕头市乒乓球学校和少年乒乓球队,主教练就是刘铭水。第二年,全国少年赛上,马琳及另外几名选手均被引进到汕头,汕头队还从全国其他地方引进了多名小选手,包括刘国正、谭瑞午、张钰、李潮、丁颖。
汕头电视塔的设计先河
地点有着落了,下来就是征地问题了,最初打报告要求是60亩,但上级只批准30亩,最终定下来是38.64亩。实事求是地说,30多亩的确是少了点,大概那时候人们也没料到,此后10余年里,广电事业竟是如此狂飙猛进。不过话说回来,正因为地少,使得汕头广电中心发射塔在塔身设计方面开历史之先河,领一时之风骚。这算得上是意外的收获吧。
当时国内的最高电视塔在上海,为210米;第二高在广州,为198米。而兴建在即的汕头广电中心发射塔,设计为212米,将一下子跃居榜首。设计者是同济大学的马人乐教授,马教授如今名满天下,被视为这方面的权威。但毫无疑问,正是汕头广电中心发射塔那好评如潮的独特设计,让他声誉鹊起,此后,辽宁、山东等地的电视台纷纷找他设计,十多年下来,经马人乐教授之手设计的钢塔有200多座,在国内首屈一指。
那么,汕头电视塔有何独特之处呢?我们知道,以前国内的电视塔,全都是单纯的钢塔结构,派不上其他用场。而正如前面提及,由于地少,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汕头电视塔因此别出心裁地在地基和塔身之间,多设计了3层用于办公,整座钢塔呈六角形锥体,实用面积连地下室达到5510平方米,这是建成之初的模样。
1996年3月,由于漏水(当时的发射塔是纯粹的锥体,底层办公的地方玻璃都是斜的),便改玻璃斜放为竖放,一下子又增多了700多平方米的实用面积。这一设计模式,由此为其它地方电视台争相模仿。